琼海胡椒:中国胡椒重要产地与发源地,种植历史悠久

发布时间:2019-10-24 17:52:26 作者:

琼海白胡椒。

琼海市是中国胡椒的重要产地与发源地之一,胡椒种植历史悠久。中国第一株胡椒由琼海籍爱国华侨王裕文先生于 1947 年从国外引进并落户琼海,如今琼海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胡椒种植示范基地。
一、胡椒的植物特性与分布
胡椒为多年生常绿攀援藤本植物,属浅根性作物,蔓近圆形(木栓后呈褐色),主蔓有顶芽和腋芽;果实为球形、无柄单核浆果,成熟时多为黄绿色或红色,有玉椒、白川、黑川等俗称,颜色或为黄白色、淡黄白色,或为黑褐色,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。
我国胡椒盛花期一般为 3~5 月、5~7 月、8~11 月,花期受雨水、温度及植株营养状况影响;海南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(阳光充足、雨量充沛)适宜胡椒生长,据相关统计,我国较多胡椒产自海南,主要分布在琼海、万宁、文昌等海南岛东南沿海城市,其中琼海九曲、文市的胡椒籽历史上较为知名,地方民谣有 “大路菜头丝、烟塘猪仔呢、九曲、文市胡椒籽” 的说法。
二、胡椒的品种与加工
海南胡椒主要分为白胡椒、黑胡椒和野胡椒:
白胡椒:由近成熟果实加工而成,将采摘的胡椒果装袋用流动水浸泡去皮,经冲洗、暴晒(通常 3 天)后装袋入库,暴晒后水分含量越低,储存时间相对越长;
黑胡椒:由暗绿色未完全成熟果实加工而成,无需浸泡去皮,直接暴晒 3-4 天即可;
野胡椒:颗粒通常比人工种植的小,颜色呈浅褐色,部分人认为其香味相对浓烈(该认知具有主观性)。
秋末至次春为胡椒主要采收期: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制黑胡椒,果实变红时采收制白胡椒;每年 6 月前后为胡椒果成熟期,因果粒生长期不同,采摘分 3 批,持续约 2 个月。
三、胡椒的应用与储存
胡椒常用作香料和调味品,也可用于提取胡椒碱、胡椒林碱等生物碱及挥发油;白胡椒味辛、性温(注:该描述为传统性味表述,不涉及药用功效宣称),是常见调味品。
(一)烹饪建议
白胡椒和黑胡椒均不建议高温油炸,建议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少量添加拌匀;黑胡椒与肉食同煮时,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香味挥发。
(二)选购与储存
选购:建议优先选择粒大、均匀、饱满、洁净、干燥、无霉、无虫蛀的产品(此类特性有助于提升储存性与风味保留效果),需注意白胡椒实际多为黄灰色(非越白越好),优质黑胡椒多为饱满有亮度的黑褐色(非越黑越好);
储存:鲜胡椒可冷藏短期储存,粉状胡椒需装入密封容器,避免受潮和光照,不宜长时间存放。
四、琼海胡椒的历史渊源
解放前,海南华侨常用胡椒做菜,但胡椒籽多从海外带回,本地尚未种植,较为珍贵,琼海一带曾流传 “一金二银三是胡椒仁” 的顺口溜,反映当时胡椒的珍贵 —— 即便小伙子家无金银,有胡椒仁也有助于促成婚事。
1947 年 3 月,王裕文从马来西亚(当时当地对胡椒苗出境管控严格)悄悄带回四株胡椒苗,落户琼海温泉镇加超村:分两株给亲戚(后枯萎),自己留存两株(仅存活一株)。王裕文夫妇精心培育这株胡椒苗,第二年开始分枝,后将分枝分送亲友邻居;解放后,东平农场派技术人员协助管理并大量移植,胡椒逐渐在海南岛传播,还推广到南方其他省份。1961 年王裕文去世前,嘱咐家人继续种好胡椒,如今琼海胡椒产业的发展,也实现了他的心愿。